日期:2025-04-21浏览: 来源:国海滤器
高效空气过滤器(HEPA过滤器)的过滤原理主要基于物理拦截、惯性碰撞、扩散沉积和静电吸引等多种机制的综合作用,以下是详细解释:
原理:过滤器由超细玻璃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,纤维间形成微小孔隙。当空气通过时,粒径大于孔隙的颗粒物被直接拦截。
关键点:
孔隙尺寸通常小于0.3微米,确保对较大颗粒的高效拦截。
纤维排列紧密但有序,形成多层拦截网。
原理:较大或较重的颗粒物因惯性无法跟随气流方向改变,直接撞击纤维并被捕获。
关键点:
适用于粒径大于0.5微米的颗粒。
气流速度越高,惯性碰撞效果越显著,但需平衡阻力与效率。
原理:超细颗粒物(如0.1微米以下)因布朗运动随机撞击纤维,最终被捕获。
关键点:
布朗运动强度与颗粒尺寸成反比,越小越显著。
扩散沉积是HEPA过滤器对超细颗粒的主要捕获机制。
原理:纤维或颗粒带电后,通过静电引力相互吸引并捕获。
关键点:
部分HEPA过滤器通过特殊工艺使纤维带电,增强捕获效率。
环境湿度可能影响静电效果,高湿度会降低电荷持久性。
0.3微米颗粒的捕获难点:
粒径接近惯性碰撞和扩散沉积的“效率低谷”,需依赖多层纤维的复杂路径增加碰撞概率。
多层过滤结构:
纤维随机排列形成迷宫状通道,延长颗粒停留时间,提升捕获机会。
效率定义:对0.3微米颗粒的捕获效率≥99.97%(美标),或≥99.95%(欧标)。
测试方法:
使用NaCl气溶胶模拟0.3微米颗粒,通过上下游浓度比计算效率。
扫描测试法验证全粒径范围的过滤性能。
高洁净度保障: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核工业等对空气洁净度要求严苛的领域。
低能耗设计:优化纤维排列和气流通道,降低运行阻力,减少能耗。
HEPA过滤器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物理拦截、惯性碰撞、扩散沉积和静电吸引的协同作用,实现对0.3微米及以上颗粒的高效捕获。其多层纤维结构和随机排列设计,确保了高过滤效率与低阻力的平衡,成为现代空气净化技术的关键组件。